学术专题 | 全面推进行业系统内部控制建设(连载第二期)
全面推进行业系统内部控制建设
——基于国家部委案例经验
滕双杰1 唐大鹏2,3
(1.工业和信息化部财务司 北京
2.财政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后流动站 北京
3.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中国内部控制研究中心 辽宁大连)
目前来看,行业系统内部控制建设主要存在客观条件制约、内部动力不足、制度建设尚未深入和系统落地保障有待强化等问题。
(一)方向性:有待明确
在对内部控制建设重要性认识方面,目前部分单位的认识程度仍有待加强,具体表现为各单位领导对内控建设重视支持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各单位实际开展内部控制建设进展情况也不一致,导致各单位内控建设开展深入程度表现不一。
第一,人员编制问题。内部建设要求实现“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岗位化、岗位职责化、职责表单化、表单信息化和信息系统化”,其中将制度流程细化到每个岗位并明确相应职责是内部控制建设的核心内容,但是许多直属单位在开展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普遍反映因缺少足够人员编制,很难在实现不相容岗位相分离情况下,真正落实每个岗位职责,影响了内控建设实效性;
第二,建设经费问题。部分单位也反映,因之前未及时安排内部控制建设项目经费以及自身机动经费不足,不能为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足够的经费支撑;
第三,财务独立问题。由于历史遗留因素,重业务轻财务的管理观念依然还有一部分国家部委中存在,财务部门和业务部门没有实现分离,既要管钱又管花钱的问题亟待解决,财务部门变成一个业务经办部门也就失去对业务的监督功能。
(二)协同性:尚未联动
在推动实施方面,部分单位的内控建设的协同性尚未健全,联席工作机制有待完善,业务部门参与内部控制建设积极性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各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有待加强,这些都对顺利高效推动内控建设工作带来了一定影响。现在工信部大多数单位具备了内控建设的基础条件,有制度、有流程、有规范、有系统,但还没有完全用内控的理念串起来,有些单位还没有行动,现有的单位层面和业务层面各业务之间的制度、流程、规范、系统之间是分散的、孤立的、碎片化的。
(三)持续性:认识不足
部分单位在实际开展内控建设过程中,未能充分认识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长期性和定期性,尚未根据内部控制建设的各个步骤科学设计长效机制,业务衔接节点所存在风险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第一,未能有效结合单位实际情况及缺陷风险存在情况,依据内控原理进行优化设计问题;
第二,行业特色业务的总结和制度流程梳理有待细化到岗位,尚未形成可执行的操作规程;
第三,尚未形成内部控制的定期评估和更新机制,未能结合党和国家的政策更新和实际业务变化进行动态优化的机制。
(四)专业性:缺乏储备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与企业内部控制之间特点迥异,其公共资金属性和内部管理的外生性要求内部控制系统要整合国家外部法律法规。目前,单位普遍对预算、收支、采购、合同、基建、资产等基本业务之间内在运行逻辑认识不深入,且人才储备相对来说比较薄弱,依靠单位自身推进工作难度大外部支撑问题。较多单位因所处地区以及内控专业人才缺少因素,普遍存在未能找到符合资质要求的内控项目承接单位,自身建设力量还存在匮乏,财务部门没有设立内控专岗,甚至有些单位还没有设置独立的财务部门,导致内控建设进程受阻。
(五)系统性:参差不齐
信息技术手段是确保内部控制实施落地的重要保障。现阶段各单位在内部控制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普遍存在业务覆盖范围不全、各业务模块系统串联程度不高这一问题,如较多单位仅仅存在OA系统、财务报销系统;有些单位建立了预算、收支报销、资产和合同系统,但是相互之间不衔接,呈现出碎片化和信息孤岛;单位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且信息化系统落地的经费压力较大。这些不仅不利于实现内部控制制度固化落地,减少自由裁量权的使用,也各业务模板之间缺乏有效衔接,未能起到应有的严格、有效管控,给单位实际运行带来风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