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资讯

深圳市财政委员会2017年工作总结

  2017年全市各级财政部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深圳工作重要批示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实施更加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深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全面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精心组织,主动作为,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017年是财政形势空前严峻复杂的一年。收入方面。2016年5月,中央统一实施全面营改增和收入划分调整,对我市财政带来重大减收效应,已从根本上改变了前期收入高速增长的体制基础。与此同时,我市财政收入超常规增长的主要来源金融业、房地产业税收增速不同程度回落,非税收入政策性快速增长难以持续。支出方面。2017年上半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进度在全国36个省级财政(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中尚排第14名,但从7月起逐月下滑,分别排第22名、32名、34名,10月略有回升,仍只排32名。管理方面。深化预算管理改革任务艰巨繁重,预算编制时间大幅提前,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需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努力。

  面对问题和困难,深圳财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无怨无悔的担当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无数次挑灯夜战和头脑风暴,一笔笔资金审核和一份份文稿起草,用行动诠释了:时代变化,但特区人的使命和初心没有变,特区人永不僵化、永不松懈、永不停步的精神状态没有变。正是这份使命和初心,引领我们克服艰难险阻,以“小队伍”管好“大资金”,顺利完成各项工作,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2017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报,对落实重大政策措施成效明显地方予以表扬激励,是中央首次对各地财政管理绩效实行综合考核,深圳作为财政管理工作完成情况较好的地区获得通报表扬。在财政部组织开展的地方年度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中,深圳排名全国第三位,在2016年以来全国各地都高度重视预决算公开、奋起直追的形势下,连续两年位居前三甲。

  据统计,市财政部门全年办理来文21092件,发文6753件,完成财政资金划拨和支付334万笔,金额10663亿元(直接支付14万笔,授权支付319万笔,实拨支付及往来划拨637笔,社保基金支付2198笔)。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数字,一点一滴筑起了财政事业不平凡的宏伟大厦,这是全体财政人共同努力的结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2017年年终结算会议后,杨勤等三位市人大代表专门来到市财政委看望慰问干部职工,对大家的辛劳付出表示感谢,体现了人民群众对我们工作的高度肯定。

  一、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全面营改增和收入划分调整等重大困难,实现全市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面对复杂形势,财政部门一是进一步加大收入组织力度,落实好全市财税库联席会议制度,牵头协调国税、地税、国土等收入组织部门每月召开协调会议,依法加大收入组织力度,确保应收尽收。二是深入做好财政经济形势分析,密切关注重点行业、企业、业态和区域税收情况,重点分析金融业、房地产业税收增长结构和规律,做好应对。三是及时提请市政府研究,压实部门主体责任,千方百计挖掘潜力。经过持续不懈努力,2017年来源于深圳辖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8624.5亿元,增长9.2%,其中中央级收入5292.4亿元,增长11.1%;地方级收入3332.1亿元,同口径增长10.1%。地方级收入中,税收收入占比达80%,高于全国地方级和全省平均水平。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首次跨越8000亿元台阶,剔除海关税收和证券交易印花税后,与经济发展直接相关的正常税收实现5465亿元,增长12.6%,充分体现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产业税收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税收占72%,占比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制造业税收稳中有进,继续保持第一大税收产业地位;新兴产业税收实现1204亿元,占整体税收的22%。对中央财政贡献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央级收入占61.4%,占比较上年提高1.1个百分点。

  二、千方百计谋划组织预算支出,着力提高财政资金供给效率。

  2017年初,财政部印发了进一步加强库款管理工作的通知,对各地加快支出进度、压减库款提出了系列严厉措施。为切实抓好2017年财政支出工作,财政部门未雨绸缪,做在前、谋在先,一是在3月份提请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强化预算执行、加强库款管理工作会议,对全年预算支出工作进行全面部署。二是完善机制,制定深圳市财政库款管理考核办法,压实各区(新区)责任。三是继续实施委内“周旬月”多层次督办机制、支出进度考核通报机制,特别是联合市政府督查室抓好12家重点单位75项专项资金支出进度督查工作。四是主动谋划,多方挖潜,及时提请预算调整、资金统筹,拨付“二线插花地”棚户区改造资金130亿元、人才安居集团注册资本金500亿元、地铁四期项目资本金237亿元等重大项目建设资金,把支出进度尽量往前赶。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2017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实现4595亿元,增长9.1%,完成调整预算的99%,创下历史新高。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成本力度大,成效显著。

  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完善深圳特色的降成本措施,以政府的减收换取企业的提效,促进率先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2017年4月1日起,我市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取消、停征和调整1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7月1日起,我市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降低了公民出入境证件费、机动车行驶证等工本费及临时入境机动车号牌等工本费3项收费。目前我市全面实现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仅有12项,政府性基金项目仅有6项,全部为国家定项目。2017年共为全市企业降成本1369亿元,完成年度目标的101%,其中降低企业税费负担975亿元、降低企业人工成本120亿元、降低企业用能用地成本21亿元、降低企业物流成本3亿元、提高企业资金周转效率5亿元、统筹运用财政资金减轻企业资金压力245亿元。

  四、预算管理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切实贯彻落实伟中书记关于深化预算管理改革的指示精神,编早编细编实预算。制定印发2018年市本级预算和2018—2020年中期财政规划编制方案,大幅提前预算编制工作,“一上”预算时间较往年提前两个月,除应急、抢险资金外,“二上”所有资金细化到具体项目,大幅压缩代编预算规模,确保预算经人大批准即可执行。主动做好2018年预算编制服务工作,制定了时间节点和任务分工表,倒排工期,细化工作举措,委领导率队赴重点部门一一调研。组织完成市本级600余家预算单位预算编制培训工作,确保预算编制改革措施落到实处。经共同努力,2018年市本级部门预算到位达到82%,比上年大幅提高26个百分点。在全国首发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新品种,打造稳增长防风险“深圳样本、深圳方案”。按照财政部部署,主动谋划、周密论证,加快发展项目收益与融资自求平衡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按照法治化、市场化发展方向,选取轨道交通14号线发行第一期政府专项债券20亿元,首次在相关制度上作了大量改革创新,既是我市深化投融资体制的重大改革创新,更为完善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管理制度作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获得财政部充分肯定。

  五、坚持问题导向,主动谋划实施系列改革创新工作。

  不断完善高等院校、中职学校投入政策。结合我市高等教育合作办学实际情况,研究提出我市合作办学分类管理政策,优化和调整校长基金投入政策,推动提高高校科技创新水平。建立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自2017年1月1日起,市本级各类公办中职学校实施中职学校生均运行拨款标准,促进我市中职学校办出特色,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创新公立医院财政投入机制。我市加大公立医院财政补助力度,在落实政府六项投入责任外,增加了运营初期、开办费、人才引进等补助,创新医疗机构财政投入机制,财政通过“以事定费、购买服务”方式,按照服务数量、质量、满意度等因素核定基本医疗服务补助,引导公立医院增加优质高效的资源供给。在2017年6月全国深化医改经验推广会上,国务院医改办将我市医疗卫生财政保障机制改革创新列入35项重大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深化政府采购订单融资改革。截至2017年底,政府采购订单融资签约金额和意向金额达8.1亿元,共扶持超过100多家企业,其中98%以上贷款对象是深圳市中小微企业,90%以上贷款金额在500万元以下,贷款利率基本控制在6%以下。通过订单融资改革,有助于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切实为企业减负,在中国政府采购报、中国政府采购新闻网主办的2017中国政府采购奖评选中获得“年度创新奖”。开展中小企业集合可转债试点。2017年6月,再担保中心成功主导发行首期集合可转债,规模6000万元,融资企业2家,系全国首单集合可转债产品,截至2017年底,共成功发行5期,发行企业12家,发行金额3.6亿元。深圳市中小企业集合可转债既是区域性股权市场首创,同时也是全国首创,有利于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在支持中小微企业多样化融资、增强金融服务普惠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积极探索基础设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推动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紧密融合,提高我市基础设施供给质量和效率,提高财政资金对基础设施领域投资和倾斜力度,经对我市重大项目摸底,启动了海洋新兴产业基地基础设施投资基金研究论证工作。启动“智慧财政”建设。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学习考察国内先进城市财政信息系统优势和特点,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原则,对市财政委整体业务进行梳理优化,经分头梳理、交叉讨论、集中讨论和封闭式研讨,形成了系统体系结构和业务优化方案总册。按照政府投资项目的立项申请规范,组织人员研究规划撰写了项目建议书,并邀请我市知名专家把关预审,在市电子政务中心、市经贸信息委的主导下通过了两轮评审,提交市发改委审核。

  六、进一步优化财政资源配置,着力支持稳增长、促转型。

  2017年,财政部门重点围绕全市新一轮创新战略布局,加大对科技创新、产业创新的支持力度,全力推动国际科技、产业中心十大专项行动计划落实,市本级全年实现科学技术支出172亿元。推动加快国际一流创新创业城市建设。财政出资50亿元组建天使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扶持以科技为核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相关创业项目,加快补齐企业早期融资难短板。向国资改革与战略发展基金增加注资50亿元,加快落实支持企业提升竞争力若干措施,推动市属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市本级基建支出实现390亿元,带动固定资产投资突破5000亿元,增长23.7%,增速创24年来新高,有效发挥了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加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加快政府引导基金运作,截至2017年底,引导基金协议参股子基金达到133支,子基金总规模3573.7亿元,其中引导基金承诺出资763亿元,放大社会资本近5倍。积极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为部分显示技术企业争取税收优惠政策,努力弥补我市平板显示产业链关键环节短板。

  七、加大投入和完善机制并重,努力保障和改善民生。

  2017年,全市九大类民生领域支出3198亿元,增长32.5%,占财政支出比重接近七成。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市实现教育支出509亿元,增长22.8%,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新增幼儿园学位2万个、公办中小学学位4.7万个,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全面提速。推动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市实现医疗卫生支出244亿元,增长21.3%,新引进高水平医学团队100个,新增三甲医院5家、三级医院5家,病床3000张。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最低工资标准由2030元/月提高至2130元/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800元/月提高至900元/月,孤儿最低养育标准提高10%。加大力度集聚人才。加大人才住房投入力度,拨付人才安居集团注资500亿元,新开工及筹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10.2万套。持续推进环境治理。加快推进治水提质项目实施,全年完成投资190亿元,新增污水管网超过2000公里,新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超过2万辆。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年投入财政帮扶资金73亿元,增长17%,支援新疆、西藏、广西百色河池等6省34县(市、区)项目233个。

  八、进一步完善财政体制机制,推动财政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

  深入实施第五轮市区财政体制,按照重心下移、权责统一、财随事转的原则,根据市级下放事权情况,逐项匹配下放财力,确保财权事权相匹配,并进一步提高区级财政保障水平,全年预计下放资金430亿元,同时加强对区级预算执行的指导与监督,强化区级预算支出主体责任。落实省委决策部署,调整优化深汕特别合作区体制,推动深汕特别合作区开发建设。强化财政法治建设,制定完善法治政府建设规章制度,开展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加强专项资金规范管理,全面启动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修订工作,市本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已上报市政府,其它各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均已形成初稿,牵头出台市级财政科研项目、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中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等多项资金政策,组织开展专项资金绩效再评价,提出清理整合和优化管理的建议。实施社保基金存放改革,制定新的社保基金定期存款参存银行管理办法和评价激励办法,引入参存银行准入退出机制,调整评价激励指标体系,引入存款比例控制机制和担保品质押机制,以公开招标的方式选定了25家参存银行,社保基金财政专户资金在国家政策规则范围内最大限度实现保值增值的目标。清理规范政府物业,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牵头成立清理规范政府物业及场地管理工作组,推进全面摸清我市行政事业单位的办公、住房、商业、产业用房等物业及场地底数和管理现状,查找存在的问题和根源,提出解决意见,进一步规范政府物业及场地出租出借行为。加强预算执行监督,切实发挥财政监督职能,开展违规使用财政资金和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情况、预决算公开情况专项检查,堵塞资金分配、拨付、使用等环节管理漏洞,强化应用预算执行动态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财政资金不规范支付行为;建立与人大、审计等部门协同监管机制,积极配合人大开展全省财政资金实时联网监督系统建设和数据报送工作,加大问责力度,严格责任追究。积极推进财政系统内控建设,规范财政部门内控制度执行,指导区级财政部门开展内控制度建设。发挥政府绩效评估的导向作用,加强评估结果分析和运用,推动财政管理各项目标任务落实。大力推进市本级预算绩效管理,积极拓展绩效目标管理覆盖范围,初步实现绩效目标管理基层预算单位全覆盖;部署市属所有预算单位全面实施绩效自评,落实绩效评价主体责任;开展重点绩效评价,完成生物、新能源、互联网、新材料等四个战略性新兴产业资金、“民生微实事”、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院长基金和部分重点民生项目的重点绩效评价工作;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报告获得伟中书记等领导批示。加大政府采购监督检查力度,对集中采购机构和18家社会采购代理机构开展年度检查,对违法违规供应商和评审专家进行处理处罚,建立诚信档案,加强部门协同监管,规范采购人采购行为。加强注册会计师行业指导和监督,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方式,加大行业监督检查力度;推动注册会计师行业法规政策建设;对12家具有代表性的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调研,起草了《关于加快我市注册会计师行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全力深化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按照“分批上线,分步实施”的原则,推进财政票据管理系统在各区推广应用。

  九、强化调查研究,认真做好人大政协沟通联系工作。

  组团赴新加坡学习调研,重点学习了新加坡政府在国家主权基金运作、公共财政管理、产业政策、住房保障和社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营改增”税负变化及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情况专项调研,为市领导决策提供支撑。深入调研我市政府R&D经费投入情况,全面比较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建议,获伟中书记批示肯定。实地开展对援疆指挥部、援藏工作组、广西工作组、河源指挥部、汕尾指挥部等对口资金使用情况调研工作,推动加强对口资金管理。在税政工作中,按照向调查研究拓展,向服务实体经济拓展的工作思路,先后开展了契税立法、构建地方税体系、营改增跟踪调研和企业税费负担调研等9项调研。

  认真做好人大政协建议提案办理工作。2017年,市财政部门共受理并按时办结人大代表建议 96件,包括主办件4件、分办件8件、汇办件84件;受理并按时办结政协委员提案94件,包括主办件4件、分办件7件、承办件1件。办理过程中,市财政部门始终坚持责任到位、质量到位、沟通到位,以办理建议提案为契机,扎实改进财政管理和服务工作,代表委员均表示满意。

  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党对财政工作的领导更加坚强有力。

  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加强党对财政工作的全面领导。通过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讲党课、支部学习等多种途径,认真研读党的十九大文件,原原本本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准确把握党的十九大精神内涵外延。加强下属单位管理和行业指导,向会计学院和注协派驻第一书记。深入调研,提交高质量的“民生微实事”资金绩效调研报告。2017年9月至11月,市委向市财政委派出第二巡察组开展政治巡察工作,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热情的服务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巡察顺利推进。针对巡察反馈的党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不充分、党建工作薄弱、全面从严治党不力、干部队伍建设有待加强、部分领域管控不到位等问题,我们高度重视,立即行动,认真制定了整改工作方案,逐条对照抓好整改落实。

  十一、各区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绩。

  福田区在预算执行管理、盘活财政存量资金、强化库款管控、加大预决算信息公开力度等财政管理工作上成绩突出,获国家通报表扬奖励。罗湖区开展公共资源交易改革,成立公共资源交易委员会,完善政府集中采购和单位自行采购制度,进一步规范各事项流程。南山区强化财政监督,打好财政综合性大检查“组合拳”,统筹实施12类财政检查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持续加强内控建设。盐田区强化各部门绩效管理主体责任,区属各单位按要求选取项目申报绩效目标并对社会公开,切实将绩效评价抓好落实。宝安区建立健全区级财政预算精细化管控机制,优化部门预算编制项目,优化街道级预算编制,优化基建项目编报和部门预算绩效管理。龙岗区创新政府支持经济发展方式,完善区级政策性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制度,更好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龙华区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落实“1+N”产业政策,加大产业优化扶持力度,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坪山区突出抓好建章立制,加强内控制度建设,组织制定内控基本制度、专项办法及操作规程等,着力规范机构运行。光明新区加强政策研究,开展新区在广深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中的定位与策略等多个课题调研,积极探索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消费方面补齐短板。大鹏新区围绕“一个主题、两条主线、三个层次”对预算单位开展系列培训,着力提升预算编制的科学化水平,加快资金支出效率。